2015年1月20日星期二
喜餅禮盒-悠久工藝焙出喜意 香甜酥軟乳山喜餅
乳山喜餅,是獨有風味的面食,名聞台中甜點蛋糕山東。“擡新娘,送新娘,俯首弄眉理紅妝。揭開喜盒相大禮,首飾果餅一籮筐。”這首民謠,反映的是傳統婚慶的場景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舊時婚俗多已消失,但結婚時制作並分發“果餅”的習俗卻沿襲至今。果餅,在乳山又叫喜餅。
乳山喜餅,呈規則的圓形,直徑14~16厘米,厚度4厘米左右,用小麥粉、雞蛋、花生油和白糖精制而成,不加一滴水,不加任何添加劑,以口感酥軟、香甜,外觀大方、體面,且經濟、營養,保存時間長而遠近聞名。據考證,在乳山彌月蛋糕推薦周邊地區,同爲結婚時分發給親朋好友的“喜餅”,西面的海陽是用面粉做成炸果,狀如鳳凰、金魚等,雖栩栩如生,但冷卻後易變得幹硬;北面的牟平則是把面粉做成很小的“抓果”,此類面食自是不能當飯吃,只可作零食;東面的文登、榮喜餅禮盒成等地,也有“喜餅”,但文登喜餅要比乳山喜餅小很多,榮成“喜餅”的個頭更是小得像桃酥,並且很油膩,不松軟。全國其他地方,也沒有與乳山喜餅類似的。
乳山喜餅好吃,其做法也很講究。常做喜餅的人都會有經驗:十斤面粉,二斤半白糖,一斤六兩純手工喜餅正花生油,四斤雞蛋,可烙制40余個喜餅。乳山喜餅的制作過程大致如下:
首先把適量酵母泡在少許溫水中,化開,成糊狀。水的溫度,以感覺不燙舌尖爲宜。然後把雞蛋打到盆裏,與花生油、白糖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。當然,雞蛋多一點更好。但油和糖多了卻不好,會使做台中伴手禮出的餅不酥軟。混合在一起的材料用筷子用力不斷攪動至均勻,然後加入溶好的酵母水和少量面粉,打成“面酵”,等待發酵。這個過程一定不能加水。當面酵表面“冒泡”時,表明面酵已“開”,此時把面粉添加進去,並揉揣成均勻的一大塊面團,再次發酵。此次發酵時間不長,面團外觀上脹大、面裏充滿氣泡就算發酵成功了。
其次把發酵好的面團稍加揉揣,分成許多等重的小塊,再揉,直至表面平整,有筋道,然後用特制的小擀杖擀成餅,要留有一定厚度。擀好的餅還需最後一次發酵。觀察餅的表面開始變薄就可以了,有人形容此時餅的表面像小孩的臉皮一樣細膩,薄如蟬翼。烙餅要用平底鍋,鍋表面要塗上花生油,以文火爲宜,烙時要輕拿輕放,以免手指戳碎了餅面,並要勤翻動,避免烙糊。當餅的側面開始發黃時,可用手指肚輕輕按壓一下再立即松開,若壓下去的地方接著彈回來,那麽,金黃悅目、香甜可口的喜餅就算烙制成功了。
乳山的風俗習慣裏,喜餅最早是用于婚嫁喜事中,而且多爲女方家准備,因此也常被稱作“媳婦餅”。現在,男、女雙方都會制作幾百甚至上千個喜餅,在辦喜事期間分給親朋好友、鄰居街坊品嘗。還有一種大的喜餅,直徑常在30厘米以上,叫做“囤底”,一般是被切成扇形小塊,分給前來參加婚禮的至親好友。“囤”是盛放糧食的器具,用它來命名喜餅,一是表明其大,二是代表圓滿,三是寓意家有“余糧”,人有“余福”,日子過得好。正因有如此意義,所以主人在制作“囤底”時就更費盡了心思,材喜餅推薦料用得更多、更好;參加婚禮的人,也都盼著能分得一塊“囤底”。一次婚禮,一般要喜餅品牌制作8個大“囤底”。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